名家访谈

首页 > 资讯中心 > 名家访谈 >
画家傅中良水墨民居系列作品探讨
2024-10-28 11:13 来源:盘古艺术网

  文:何永忠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产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画自古以来,就是诗意与绘画的交融,是自然与心灵的映照。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言,将笔墨艺术推向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而画家傅中良的水墨民居建筑系列作品,正是在这一传统脉络上生发出独特的新声。他的画面构图如同乐章般精妙,线条如潺潺流水,流动在徽州古巷与江南水乡的点滴之间;色调虽淡,却蕴涵着悠长的历史气韵。傅中良不仅以笔墨传达建筑的轮廓,更于黑白灰的层次中赋予其情感的深度,让观者在作品中体会到时代的回响。这种共振,来自对自然与文化的敬畏,亦来自艺术家笔下静谧与生动的交织。傅中良的创作,正是在传承与创新的交汇中,探寻中国水墨的现代路径。

  

画家傅中良

  一、画家傅中良作品的艺术构思与文化背景

  (一)民居与建筑题材的选择

  傅中良的艺术创作将徽派建筑和江南民居作为核心题材,这一选择展现了他对传统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艺术眼光。徽派建筑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标志,蕴含着古朴与雅致之美,而江南民居则以灵动的水乡风貌和简约的建筑形式著称。二者不仅是建筑形态的符号,更是中国南方文化的象征,记录了人与自然共存的智慧和人文精神的积淀。傅中良的作品并非简单地再现这些建筑的外观,而是在“笔墨与纸间”追求一种超越表象的精神表达。他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将“建筑的肌理”与“地域情怀”融入画面,赋予静态建筑以生命的活力,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傅中良的民居建筑系列不仅是对南方建筑美学的艺术再现,更是一次对于地方文化的“视觉再创造”。通过笔下的民居与古建,他唤醒了观者内心的乡土情感,将本土建筑从空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化为一种富有诗意的视觉符号。题材的选择表明他不仅仅在描摹传统建筑的形式之美,更是在探寻建筑与文化记忆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赋予作品以艺术与文化双重价值。

  

  

  (二)写生实践中的艺术感悟

  傅中良的创作过程注重写生这一基础实践,而他对江南与徽州的多次深入采风,更为其作品注入了真实的感性体验。写生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不仅让他在现场捕捉到建筑的细微特征,还使他能够贴近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在与场景的直接互动中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傅中良笔下的江南与徽州,不仅是写生所得的建筑形态,更是他在现场感悟到的风土人情的艺术化表达。

  通过反复观察与描绘,傅中良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使画面中的建筑具有了时空的张力。他的写生笔墨不仅忠实于现实中的景观,更在细节处展现了他对“形式与情感共生”的深刻理解。那些被精心捕捉的窗棂、檐角和砖墙,不仅是视觉元素的组合,更是画家情感的载体,传达出他对自然与人文世界的敬畏与热爱。这些画作背后,蕴藏着他在多次写生实践中积累的“视觉日记”,以及对建筑精神与地域文化的深刻认知。

  

  

  (三)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艺术追求

  傅中良的建筑系列作品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他在构图中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空间表现,而是通过画面展现建筑与环境的共融关系。作品中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山水、树木、船只在他的笔下仿佛自然生长,与民居和徽派建筑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视觉叙事。这种画面布局打破了建筑与自然的对立,使两者在水墨世界中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

  在笔墨运用上,傅中良通过对黑、白、灰层次的精妙掌控,营造出静谧、悠远的意境。他的画面既有“简约”之美,又不乏“深远”之感,在黑白之间流露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他以笔墨为媒介,在画纸上构建起一个个“有形的建筑”和“无形的情感世界”,让观者在画面中感受到建筑的呼吸与灵魂的律动。傅中良的创作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一种精神体验,他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将时间与空间凝聚于一纸之上,呈现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