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首页 > 资讯中心 > 学术观点 >
宋伯平: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实际创始人是李文放,而并非舒同!(2)
2021-04-01 13:15 来源:中网资讯书画

  但是令笔者不解地是:在1981年5月5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召开的全国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由启功、佟韦、董寿平等入展者自发成立了“三人小组”以及“我们有家了”,但数百名会员代表中为什么没有提到创始人李文放老师的名字呢?并对她的奉献精神、辛勤劳动与创办事实只字未提,甚至连以厚德示人的启功先生(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并致闭幕词)在数百人参加的会议上也没有帮助李文放说一句公道话……显而易见,这些都违背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历史观、思想观与价值观。因此,在名与利面前,好人也有虚伪的一面……

  而另一位知情者则是佟韦先生,他曾在自撰、出版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办”经过中隐瞒了许多相关事实并编造了一些别开生面的故事,与事实上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办过程以及来龙去脉不符,并刻意隐瞒了李文放老师发起并创办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历史事实与诸多细节问题,这是不道德的表现,也违背了一名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良知与为人准则。

  作为酷爱诗书画艺术者之一,笔者也很钟情于研究和探讨一些鲜为人知的艺坛轶事等。许多对中国书法家协会感兴趣的仁人志士也都衷心希望该会能够健康发展,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发现、团结并培养一批批书法篆刻艺术人才,为国粹文化增光添彩。

  世人云: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所以,某些人编造的故事也应该符合逻辑与常理,颠倒黑白终将会露出破绽并被后世所不齿。

  笔者下一步的研究、探讨方向是关于李文放老师在辽宁沈阳故宫发起并成功组织举办“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国展)的相关细节问题,比如:

  1、入展作品的征集过程;

  2、入展作品的评审过程;

  3、入展作品的装裱过程;

  4、入展作品的托运过程;

  5、入展作品的布展过程;

  6、展览开幕式的详细过程;

  7、相关工作人员们的食宿过程;

  8、新闻媒体的报道过程;

  9、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主席舒同先生是否赴辽宁沈阳展览现场讲话;

  10、李文放先生作为首届“国展”的发起人、创始人、入展者之一,为什么未能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具体原因是什么?

  但需要着重调查与研究的是组稿、评审、装裱、搬运与布展等具体细节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数百幅书法稿件是如何收集起来的,汇聚在北京还是在辽宁沈阳?评审工作是在北京评审的还是在辽宁沈阳评审的?评委们的具体名单有哪些人,当时他们的实际年龄有多大,具体都干些什么工作?哪些评委评审了书法作品?哪些评委评审的篆刻作品?评审完毕之后的数百幅参展作品是由哪些装裱师具体负责装裱的?装裱师们的具体姓名都是谁(八十年代初期的书法作品都是采用的手工装裱工艺,而机器装裱工艺还未出现)?在辽宁沈阳故宫布展时是由谁具体安排的?当时出席开幕式讲话的领导有哪些?讲话稿由谁起草并提供?有哪些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采访人与被采访人都是谁?在辽宁沈阳展览结束之后数百幅作品是如何进入北京的?由哪些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这些入展作品在展览完毕之后的具体去向问题等等,应该形成一系列强有力的证据链与事实链。

  但从北京展览的实况可以看出,首届“国展”是由李文放先生率先发起并组织主办的,李长路先生主持展览大会,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先生致开幕词,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同志发表讲话。但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首任主席的舒同先生甚至连会议都未参加,连主席台都没有上,真不知道他后来是如何当上首届主席的?

  总而言之,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主席事实上应该由发起人李文放先生担任才于情于理于法,因为舒同先生对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发起与创办并未做出过任何实际上的贡献,他凭什么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主席?因此,要弄清楚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恢复历史本来面目,还须待时日。

  

  李文放在1980年首届“国展”的留影

  

  首届“国展”作品集(茅盾题写书名)

  

  李文放老师的参展篆书作品《松竹梅》